阅读历史 |

在70年代当乘务员 第155(1 / 3)

加入书签

两个大麻袋满满当当,只能拖着走。等到了门口席于飞敲门,云穆清谨慎地问了是谁,这才把他接进去。

“大爷,这布料都是南边过来的,有细棉布,有劳动布,还有格子布。这里面有两匹整的,剩下的都是大块的布头,整整一麻袋。”席于飞先让那位大爷看布料。

老大爷压根就不敢用手指头碰这些花布,毕竟他的手太粗糙了,生怕把好好的布摸勾了丝。他只敢用手背蹭了蹭,“真细粉啊这布。”

“都是正经的好料子,要不是打算着换东西,我压根也不愿意拿出来。这些东西放去黑市,能换不少玩意儿了。”席于飞笑呵呵的又给他看另一个麻袋,“里面有一个面袋子里面装了五十斤白糖,三十斤板油,还有二十斤散装的糖块。我这里呢,还有一百斤全国粮票,两百块钱,你看够不够使?”

老爷子眼珠子都亮了,他先捻了点儿白糖放进嘴里啧吧啧吧,又给自己包了块儿糖。然后掐了下洁白的猪板油,手指头上粘的油都舍不得蹭掉,直接往嘴里一舔,表情那叫一个美。

别看他是个赶山的老把式,人人尊称他炮爷。但在他眼里,这猪板油仍旧是好东西,是野猪之类的油比不上的。

这玩意儿多香啊,回去靠上油,光油滋啦就能馋的满村小孩儿直蹦!

“够,太够了!!哎呀,这可都是好东西,哎呀!”老爷子搂着麻袋,那表情恨不得跟麻袋睡一床去了。

席于飞点点头,然后道:“咱们再算算仓库里的那些东西多少钱。”

别看他们带了好几百斤的榛子松子蘑菇野菜什么的,但那玩意卖不上价。一斤就几分钱,可能赶到过年的时候能长到五分钱一斤,平时也就三四分。蘑菇稍微贵一点儿,一毛钱一斤。

老爷子一愣,他指着旁边一摞子钱,道:“这不是那些东西的钱?”

席于飞道:“一码归一码,你这个人参质量不错,全须全尾的,保存的也好。这些就是买人参鹿茸虎骨的钱。下面的钱单算。”

老爷子坐地上喘了半天,“单算?”

席于飞点点头,“单算,别让乡亲们吃亏。”

老爷子嘴唇都哆嗦了,“那些东西真不值钱,你这小伙子,人也别太实在了。”

席于飞喷笑道:“以后咱们还有别的合作,我还想要点儿熊胆。熊掌什么的我都没吃过,如果有等我下次来也整点儿。这些好东西如果还有,咱们还按照这个价来走,就不动了,咋样?”

“成,太成了!!”老爷子点头如捣蒜。

别看他天天给这城里送野味什么的,但真赚不到几个钱。

这又不是头二十年的饥荒年,那时候一头狍子都能卖好几百,因为城里吃不到肉,一斤肉能卖到三四块钱呢。

但现在城里不缺肉吃,一斤肉也就七八毛,再过些日子估计会更便宜,因为村里养的猪也都进供销社了。他们来送东西,拿一部分钱,剩下一部分得换煤油,火柴和肥皂这些日常用品。

毕竟村里比不上城里,那些票啊证啊没地方换,全靠这些东西了。

仓库里上千斤的东西,也就换了二百块钱。

在过几十年,这些玩意价格都跟疯了似的上涨,松子小一百一斤,老百姓都吃不起了。

也就是现在,这些玩意不值钱。

老爷子拎着麻袋揣着钱,心满意足。他连连道:“你这人也太好了,你也太好了。你放心,我们村子附近那一大片,有不少老把式。只要你还要东西,我就把他们的好玩意都弄来。”

“当然要,不过这次我带的东西不多,等下回的,您老先准备好,下回我多带点儿东西过来跟您老换。”席于飞也觉得挺满意的,他可是看了,这些人参个头都不小,品相完整。带回京城转手就能翻好几倍。

但没必要,自己家好几个老人呢,正好炖鸡汤给他们都补补。

只可惜现在找不到靠谱的老中医,否则把这些都制成药丸子,还能多放些日子。

招待所给他们留个房间,休息一宿等明天一早他们就回村儿!

村里那些老娘们孩崽子们看见这么多好东西,那不得欢喜疯了啊。还有那几个老伙计也不能亏待了,这些好东西里面一大半都是给他们的。

哎呀,早知道真的能换这么多好的,他就把自己存的那些都带来了。

老爷子走了没一会儿,梅雨就回来了,“咋,算完账了?”

刚才老爷子满脸红光的去食堂吃了饭,又把自己的徒弟们都喊走了,瞅着应该是交易做的不错。

“算完了,人家也没要高价。”席于飞笑呵呵的,“大师兄不整点儿?”

“我要这么多这玩意做什么?已经去供销社订了点儿了,多整点儿蘑菇挺好,那玩意炖肉吃香,转手也能出高价。其他的就那样,等过年的时候带个几十斤回去就行了,现在带回去也不好转手,咱家那边毕竟还是有些热。”

天热,这些干果干菜就放不太住,怎么也得在等一个月,等天气彻底干燥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