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六十一章螳螂捕蝉(2 / 3)

加入书签

的首领热西丁,虽然后来又委任热西丁的弟弟作了库车伯克,但是他始终觉得这是心中的一根刺,现在不管疼不疼这根刺都必须拔出来了。林雨长在离开托允多拜之前把自己的全部战略意图用加急快马送回伊犁,这个时候左宗棠已经离开伊犁做着越过天山的准备,所以林雨长出国的信息李富贵比左宗棠知道的更早,他把那份长长的电报看了好几遍“他还真是有样学样,同一个国家开战这么大的事都能先斩后奏,”李富贵倒是不怕浩罕,石达开入疆之后相信阿古柏也翻不了天,只是俄国人对于中国攻打浩罕会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就需要费些思量了,现在李富贵相信自己早先对俄国进攻伊犁的担心是有些过滤了,只要俄国没有处心积虑的隐藏实力以他们中亚的兵力在这个时候挑起和中国的争斗并不是很聪明的做法,但是如果中国出兵浩罕俄国人恐怕不会坐视不理,最大的可能是他们也拿出餐刀来,李富贵有些担心在这个瓜分的过程中会出什么岔子,所以立刻回电要林雨长在浩罕谨慎从事,同时命令左宗棠担任起打击阿古柏的主攻任务,石达开在迪化仍然不要动,继续监视俄国“看来左宗棠和阿古柏还真是宿命中的一对,既然是宿命中的对决,干脆我就不要再插手了,左宗棠加上曾国荃不过两万人,也不知道够不够用,”李富贵虽然决定放手让左宗棠去剿灭阿古柏,但是多少还是有些担心。“告诉后勤部门,全力保障左宗棠和曾国荃部的军火供应,把他们在名单上放在首位。”李富贵相信目前左宗棠的这支部队比起他历史上的那支西征军在人数上肯定大大缩水,但是装备和训练相信胜出一筹,如果能够保证弹药把现在的优势完全发挥出来相信能敌的过阿古柏,毕竟阿古柏也还没有达到历史上的最高点,另外新疆的形势也使得他无法完全集中起兵力。接到这个命令军需部长不禁一愣“林师长的顺位是不是应该更高一些?”“左宗棠更高,雨长现在已经是放弃后勤,相信他自己会有办法的,你们供得上就供,供不上就先保证左宗棠这一路。”李富贵知道单凭浩罕是不能把林雨长怎么样的,根据林雨长的汇报他出征前已经准备了足够五次战斗的军火,如果省一点完全能够支持了,林雨长本人也的确打着这样的主意,因为在阿古柏的袭扰之下这一条运输线很难保证,所以李富贵和林雨长都在一开始就干脆对此不抱希望。石达开对这条命令毫无异议,实际上他现在就算是想动也未必动得了,想随意的指挥这一个师的御林军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这个师的头头脑脑很清楚李富贵派他们入疆的意图,作为一个独立的战斗单位他们自己会判断新疆的形势,然后作出自己的决定,石达开的想要调动他们说服的成分远远大于命令,对此石达开倒没有什么怨言,自从他得知自己将指挥这支部队的时候就已经料到了今天的这个局面,对石达开来说指挥这支部队是一个很敏感的任务,一方面说明了李富贵对他的信任,另一方面也似乎是一种考察,所以如果没有突仿件的话他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在这支部队中立威,反正电报来往快捷,下面这些人不服他他还可以立刻请示李富贵。左宗棠这个时候正在翻过天山,在经过初期的试探之后他和曾国荃都发现库车一带的叛军力量不强,而且当地有些人还借此机会和清军接触希望能够里应外合献出库车,战事可以说是相当的顺利,所以左宗棠和曾国荃就决定快速的拿下库车,两人分别从伊犁和迪化出发从东北两面同时发起进攻,左宗棠在翻越天山的时候遇到了一些麻烦,当林雨长的军情和李富贵的命令一前一后的被送到时他正在对着下面的人发脾气,因为曾国荃已经到达了玉古尔,随时可以对库车发起进攻,这当然让左宗棠非常急躁,他选的这条路线比较荒凉,道路也不好走,再加上西北糟糕的气候他这次行动从出师就不太顺利,不过左宗棠毕竟不是普通的人物,因此虽然麻烦不断但是全军的士气并为衰落,辎重也十分稳妥,为了让全军加快速度左宗棠日渐严厉,不过同时他又与士兵在一起同甘共苦。一天之内的两封急报把左宗棠吓了一跳,林雨长甩开后方出境作战的胆量让他有些咂舌,而李富贵居然就此认同了林雨长的做法也让左宗棠有些难以想象。把这些念头全部抛开以后左宗棠知道库车已经成为平叛的主战场了,阿古柏在喀什噶尔的压力一轻他就有可能调整自己的战略,那么现在趁敌人还未做好准备一举拿下库车在天山南麓夺取一个稳固的阵地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同时这一战也能大大的鼓舞队伍的士气。想到这里左宗棠聚集起军中所有的将领大骂了一番“你们这帮兔崽子明天再敢磨磨蹭蹭的我直接就砍了你们的头,下去告诉士兵,明天本帅不骑马,陪着他们一起走,到太阳落山前就算死也得给我死在天山的山脚。”第二天楚军的行动的确加快了许多,左宗棠年近六旬走在队伍中间自然是十分的吃力,部将一再请他上马都被他拒绝了,在行军的时候左宗棠并没有给他们太大的压力,他也只是勉力的跟上全军的速度,但是他几乎不用休息的能力就把其他人给比下去了,到了下午士兵们发现他们有些跟不上统帅的步伐了,最后下山的一段路很多人都是连滚带爬的完成的,虽然十分狼狈,但是毕竟完成了任务。在同一天曾国荃拿下了库车,他比左宗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